close

是否正在為舊床墊的處理感到困擾?無論是因為更新家具還是需要清理臥室空間,床墊回收清運都是一個常見的需求。舊床墊體積大、重量重,自己搬運既費力又不方便,隨意棄置更可能對環境造成負擔。

哲居家專業的床墊回收清運服務,提供快速、高效且環保的解決方案,幫助您輕鬆告別舊床墊,為居家環境騰出更多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井然有序!

為什麼床墊回收清運如此困難?

處理舊床墊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大難題,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實際上隱藏著許多挑戰。床墊的體積大、重量重,是清運過程中最常見的困擾。尤其是雙人床墊或厚重的特殊材質床墊,單憑個人或家庭成員,很難將它們安全地搬運出室內,特別是在樓層較高或空間狹小的情況下。

除了物理上的困難,床墊回收清運還涉及合規處理的問題。在許多地區,床墊屬於大型垃圾,不能隨意丟棄。隨意棄置床墊不僅違反規定,還會對環境造成負擔,例如材質難以自然分解,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找不到合適的處理方式,容易讓舊床墊成為家中的「沉重包袱」。

此外,床墊回收清運還需要專業設備和經驗。無論是避免搬運過程中的磕碰損壞,還是確保床墊在運輸中不污染其他物品,這些細節都需要專業處理。清運後的處理方式更是關鍵,無論是回收再利用還是妥善丟棄,都需要符合環保規範。

因此,床墊回收清運並非易事,建議尋求專業的清運服務,讓經驗豐富的團隊協助完成整個過程,不僅省時省力,還能確保環境友好。一個專業的服務能幫助您輕鬆告別舊床墊,開啟更清爽的生活空間!

彰化廢床墊清運 》舊家具變資源!回收服務的價值解析

在臺灣,處理舊床墊屬於大型廢棄物的清運,需遵守各縣市政府的相關規定。一般而言,床墊因體積龐大,無法直接投入垃圾車,必須透過預約清潔隊或環保局的清運服務來處理。

各縣市床墊回收清運規定:

  • 臺北市、新北市:床墊被視為巨大垃圾,居民需預約清潔隊進行收運。可透過撥打1999市民專線或查詢當地環保局網站進行預約。

  • 桃園市:居民可將床墊折疊或拆解成小塊後,直接交由垃圾車處理。若無法自行處理,建議聯繫當地清潔隊協助。

  • 臺中市:體積較小的床墊可直接丟至垃圾車,較大的則需預約清運服務。建議先與當地清潔隊聯繫確認。

  • 臺南市、高雄市:床墊屬於大型垃圾,需預約清潔隊進行清運。可透過當地環保局網站或撥打服務專線進行預約。

注意事項:

  • 預約清運:由於各地區規定不同,建議居民在處理床墊前,先聯繫當地清潔隊或環保局,了解清運流程和費用。

  • 環保考量:隨意棄置床墊可能違反環保法規,並對環境造成負擔。透過正規渠道處理,不僅遵守法規,還有助於資源回收和環境保護。

彰化廢床墊清運 》舊家具變資源!回收服務的價值解析

哲居家廢床墊與廢家具回收清運服務:專業、安全、高效

哲居家致力於提供專業的廢床墊與廢家具清運服務,幫助您輕鬆解決家中不需要的物品。我們的服務快速、可靠,確保您的居家環境更加整潔有序。

為什麼選擇哲居家回收清運服務?

我們了解廢棄床墊和家具的清運可能涉及到體積龐大、搬運困難以及環保處理的問題。哲居家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讓您無需煩惱清運過程中的任何細節。

哲居家床墊/舊家具回收清運服務流程:透明、方便

1. 事先提供物品照片以便估價

在進行清運前,請拍攝需要處理的廢床墊或家具的清晰照片,並將照片傳送給我們。這有助於我們準確評估工作量並為您提供清晰的報價。

請先聯繫哲居家LINE:https://reurl.cc/V0Wl2Z

2. 家具拆卸須提前完成

如果您需要清運的家具需要拆卸,請提前完成拆除工作,這樣能夠加快清運效率。如您無法自行拆除,我們的專業團隊也能提供現場拆卸服務,但可能會另外收取拆卸工資。

3. 現場評估特殊情況

如有現場拆卸需求或其他特殊清運條件,我們的團隊將在現場進行詳細評估,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服務內容和費用,確保服務過程無憂無慮。

床墊回收服務優勢:專業與環保並重

專業團隊,讓清運更輕鬆

我們的清運團隊經過專業培訓,能夠高效、安全地處理各類廢棄物,包括廢床墊、舊沙發、老舊家具等。無論是小型家具還是大型床墊,我們都能為您提供滿意的服務。

環保處理,愛護地球

哲居家不僅專注於清運,更注重對廢棄物的妥善處理。我們將根據相關法規,確保所有廢棄家具和床墊都能被妥善回收或安全處置,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

哲居家官網說明:https://www.thome-shop.com/one/舊床墊家具清運

哲居家LINE:https://reurl.cc/V0Wl2Z

電話:0928-038222

 

臺中東西椅子回收服務

您是否正在為家中舊床墊的處理感到頭疼?無法自行搬運、找不到合適的清運管道,甚至擔心對環境造成負擔?這些問題我們都了解!哲居家專業床墊回收清運服務,正是為了解決您的困擾而設計。我們提供快速、安全、環保的清運方案,讓您不必為床墊回收清運煩惱,還您整潔舒適的居住空間。彰化辦公家具回收

我們的服務流程簡單高效,您只需將床墊的照片拍下傳送給我們,便能獲取準確的估價。我們的專業團隊將根據您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清運服務。無論是需要清運的單人床墊還是雙人床墊,甚至是需拆卸的大型家具,我們都能以專業的態度妥善處理。如果您無法自行拆除家具,我們的團隊還能在現場提供拆卸服務,確保清運過程順暢無阻。彰化舊床墊如何丟棄

選擇哲居家清運服務,您不僅能享受便利,還能為環保盡一份力。我們致力於將廢棄床墊進行妥善的回收或安全處置,避免隨意丟棄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選擇我們,意味著選擇了一種負責任的生活方式,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員林客製家具回收方案

現在就是行動的最佳時機!與其讓舊床墊佔據寶貴的家居空間,不如交給我們來處理。立即聯繫哲居家專業床墊回收清運服務,讓我們幫助您輕鬆解決清運難題。無論是居家環境的煥然一新,還是對環保的實際行動,我們都將是您值得信賴的夥伴!南屯床墊回收拆裝服務

馬上拿起電話或聯繫我們的線上客服,享受專業高效的床墊回收清運服務。我們期待為您提供最優質的體驗,讓清運過程不再是煩惱,而是一種輕鬆愉快的選擇。西屯舊床墊回收服務

一、爬車 記得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家鄉的村鎮,機動車非常少,連手撫拖拉機都非常稀罕。唯一的一臺農機站的方向盤六輪拖拉機,不是去耕地,就是卸了拖斗光著屁股“噠噠噠”的,在那坑坑洼洼的公路上跑。開拖拉機的是一位四十來歲的大叔,他最愛穿一件米白襯衣,并把襯衣整齊的扎進褲子的皮帶里。他時常笑瞇瞇的,見到熟人就點點頭,然后,用手夸張的揉一揉他的紅鼻頭。我們小伙伴們私下里都叫他紅鼻子大叔。 每次碰到紅鼻子大叔開著拖拉機,神氣的從我們的身邊揚長而過,我們幾個小伙伴都會迎著灰塵,站在公路邊望著絕塵而去的拖拉機很久很久……心想,我要是長大了能有這樣的一臺拖拉機開在馬路上,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所以,只要是碰到紅鼻子大叔帶著拖斗在馬路上跑,不管他有沒有拉貨在車斗里,都會有大伙伴或者小伙伴追著車屁股跑,等紅鼻子大叔一換檔時,車子會稍微慢一下,于是,雙手就可以抓住車斗后面的門板,然后,雙腳一躍蹬在車斗的落腳點,整個身子懸吊在車斗屁股上,跟隨著車前進的動力,搭乘一段又刺激又危險的免費車。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著想,紅鼻子大叔通常會停下車來罵罵咧咧地驅趕一翻。 每次我都只能跟著小伙伴們白白的奔跑一翻,卻不敢做出爬車的動作。每當望著其他的小伙伴吊掛在車斗后面,得意洋洋的絕塵而去,我心里都會暗暗的問自己,唉,我怎么這么呆這么笨嘛?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膽大的伙伴們不懈慫恿下,我這個又呆又笨的家伙學會了爬車。但是還沒爬過幾回車,由于爬車的小孩太多,為了安全起見,紅鼻子大叔不知從哪里找來了白石灰和笤帚,在車斗左右兩邊的門板了寫著白白的幾個大字:不要爬車。那個年代的標語是非常管用的,他那么一寫就真的很少有小孩爬車了。最想不通的是我呢。才剛學會爬車沒多久就這樣“失業了”。 因為太久沒有爬車了,心里甚是想念。有一次放中午學了,我們幾個家伙不好好午睡,相約出去農機站附近,看能否碰到紅鼻子大叔的拖拉機。果然,我們的運氣不錯,但只有車斗停在農機站外面,車頭可能是紅鼻子大叔開去耕地了。我們迫不及待的跑向車斗,好一翻爬上爬下的玩耍!可當我看到車斗左右兩邊門板上的“不要爬車”的標語,心里就很不爽。我越看那幾個字心里越不是滋味,于是,跑到馬路邊的水坑里,操起一泡稀泥巴,對準車斗上那“不要爬車”的不字就是一翻涂抹。哈哈……,不要爬車的標語因為那不字被我用稀泥巴抹得毛都沒剩,一下子成了“要爬車”的標語了。小伙伴們一看都樂開花了。當然,另外一邊的標語就不用我動手了,同樣也被涂抹成了“要爬車”。 正當我們幾個家伙沉浸在自己的“杰作”的喜悅里時,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了:喂,你們幾個不好好午睡,跑這里瘋什么瘋?還不快回學校準備上課?我的媽呀,我們手上的泥巴還沒來得及洗干凈,怎么就碰到我們的班主任彭老師呀!我趕緊把泥手揣進褲兜,吱吱唔唔準備往學校跑,但彭老師好像查覺到了異樣,她大聲喝住我道:x魚,你過來,過來……彭老師一把揪出我的手道:你怎么滿手泥巴不洗干凈就往褲兜里放?我緊張得臉紅一陣白一陣,不敢吭聲。彭老師再把另外兩個家伙的手揪出來看:噫,怎么你們的手也有泥吧?我們都不敢吱聲。彭老師好奇的圍繞我們看來看去,突然抬頭把目光掃向那拖機車斗,當她看到“要爬車”的標語后,一下子全明白了…… 二、爬黃桷樹,摘黃桷子 在故鄉的農歷五月初,黃桷樹的果子開始成熟了,遠遠就能聞到這種小野果成熟的芳香。鳥兒們最愛吃這種小果,小伙伴們也極愛吃這種小果,甚至是年輕人也愛爬樹上去采摘這種果子。黃桷樹跟榕樹很像,結的果子也像,但比榕樹高大粗壯多了;一般長大后樹冠高達二十米以上;樹冠直經達六十至一百米;樹身直徑五至十米;且枝繁葉茂;是乘涼、午休、采野果子的好去處。 小伙伴們幾乎都能爬上去采摘小果子,就我膽小怕事,每次都是在樹底下眼巴巴的望著大伙伴們采摘到黃桷子,一棵或幾棵的往嘴里送。爬黃桷樹可不像爬車那么好學了,那么高的樹不小心摔下來非死即殘。何況我本來就恐高,最多只能硬著頭皮連爬帶蹭的抱著大樹叉,連腰都不敢直起來,就開始冒冷汗,不敢再往前半步。小伙伴們見我如此狼狽不堪,再也沒人敢慫恿我爬黃桷樹了。但奇怪的是我大哥二哥都會爬樹,特別是我二哥,只要是可以承受體重的樹,不管多高他都能像猴子一樣,肚不貼樹的上下自如。每次二哥要去采摘黃桷子的時候,我都會歡天喜地的跟在他屁股后面,因為,二哥往往會爬到最高的地方,然后連枝帶葉的折斷熟得最多的黃桷樹枝丟到地上給我吃。 有一次,我再次鼓起勇氣要二哥教我爬黃桷樹,二哥直搖頭:你還是別學吧。但我很堅持,這次一定要學個名堂出來。于是,二哥就指著黃桷樹上面離地約十五米的那個大樹叉道:好吧,再教你一次,你先自己爬上那個樹叉,我再教你后面怎么爬。爬就爬!我這次卯足了勁,一副不爬到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式。開始攀爬的時候還是比較順利的,但爬到離地約十米時就手腳不怎么聽使喚了。二哥拍著手鼓勵我加油,可我的手腳還是不由自主的打起顫來。二哥說:加油,別往下看,一直往上爬。可此時的我已筋疲力盡,再加上恐高的心理,別說往上爬,連爬下去也很困難了。就這樣上不了下不去的抱著樹桿,大汗淋漓的叫喊:二哥,快放我下去!二哥三五下爬到我跟前,用他的肩膀墊著我的腳,一下一幫助我往回爬……從那以后,我徹底放棄了爬黃桷樹的念頭,直到后來我弟都學會了爬黃桷樹,摘黃桷果子,而我,這輩子也沒學會爬上黃桷樹。 三、抓黃鱔 小時候,故鄉的稻田里很多黃鱔(也叫鱔魚)和泥鰍,父母們在做農時,有時會捉幾條回來給小孩子們玩耍。若是有肥大一點的鱔魚,玩夠了就直接放在燒飯的灶膛里燒烤來吃。火燒的黃鱔也是有些講究的,不能燒烤得太久,也不能燒烤得差火候,燒太久了,黃鱔的皮肉就焦糊了,吃起來口感很差且略帶苦味。燒烤的火候不夠時,黃鱔的肉絲水份未干,吃起來不但無香味兒,還略帶腥膻。還有就是不能在明火中燒烤,而是要把鱔魚先丟進燃燒的大火中,讓它在掙扎中把身子完全蜷縮起來后,再埋進火灰里烤兩三分鐘再掏出灶外來,涼一會兒,用手拍拍火灰就開吃。 一般我們農村的孩子從5至6歲開始便學會自己捉黃鱔。那時的黃鱔又肥又大,但肥大的黃鱔會咬人的,不過咬到一口也不會很疼,只是氣勢嚇人而矣。鱔魚喜歡把洞打在水田邊或者田埂上,一般有兩三個洞,洞與洞之間相通相連,洞口之間相隔0。5米至1米左右。捉鱔魚的時候只要看到洞口就可擼起袖子,申出食指順著洞口直接往里面捅,只要發現有渾水從另外的洞口往外冒,那么里面一般都會有一條鱔魚,它會順著水流先尾后頭的,隨著手指的深入從泥洞里滑出來逃走。 黃鱔是又滑又奸的,加上生活在水田里,要捉拿它們,看起來容易,實則很容易失手。越肥大的黃鱔越難得手,特別是當黃鱔露出半個身子時最容易判斷錯誤,如果動作慢一點,當黃鱔露出三分之二的身體時,它就會由慢慢退出身子變成猛的轉身逃跑。但如果你出手太早了,驚動了它,它就把已經退出來的身子重新鉆回到稀泥里,之后無論你怎么捅,黃蟮就是不肯出來了。 捉黃鱔要“準、快、狠”。當黃鱔的身子慢慢往外滑出時,一定要判斷準,大概露出三分之二的身體時,下手要快;要蜷縮起手指,伸出中指和食指,利用兩指之間的縫隙,擒住黃鱔的從尾到頭的三分之處;要狠狠地用力卡住黃蟮,如果不狠狠用力,讓黃鱔的身體前后滑動,那么黃鱔通常會逃脫了。若是特別肥大的黃蟮,僅一只手是捉不住的,得趕緊騰出另一只手備用,當這一只手卡不住它時,得趕緊換另一只手卡,并且要以飛快的速度,趕緊把黃蟮丟到沒水的干田干地里,這樣讓黃鱔離開水田,它就失去了逃跑的優勢。如果遇到會咬人的黃蟮,往往用這招也管用。 記得我們在上小學三年級時,班上轉來一位插班生,據說他是從重慶市上轉來鄉下讀書的。叫什么名字現在記不清了,只知到他是高老師的親戚,姓劉。劉同學剛來班上那會兒,同學們都愛去逗他,因為,他說話有一股濃重的重慶城市口音,我們那時管那種口音叫嗲聲嗲氣。其實,那時我有點討厭劉同學,其一是他不把我們鄉下的孩子放在眼里;其二是他的穿著給我們感覺有點另類和造作。其三是他那細皮嫩肉白里透紅的皮膚有點嬌里嬌氣。 城市來的孩子對鄉下的事物都覺得稀奇。記得那一年的秋天,我們和劉同學相約去捉黃鱔,他單單只聽到我們描述一下捉黃鱔的情形就高興得蹦蹦跳跳,一定要去捉幾條黃鱔玩玩。 很快,我們就到了已割稻子的田間,不一會兒就尋到一個黃鱔洞。我是小伙伴們公認的捉黃鱔的高手,教劉同學捉黃鱔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到我肩上。我一絲不茍的邊講解捉黃鱔的訣竅,邊示范邊說:當黃鱔的尾巴開始往外退出時別驚動它,要等到它露出約三分之二的身體時再下手捉它……我的話還沒說完,那黃鱔已經跑出洞口了,說時遲那時快,劉同學見黃蟮開始逃跑,對準黃鱔猛的一個青蛙跳的姿勢想捉住黃鱔。他這讓人大跌眼鏡的捉黃鱔的姿勢,讓我和小伙伴們驚呆了!還沒等他的手碰到黃鱔,黃鱔就在水田里逃之夭夭了。他那奇葩的動作不但摔得他渾身是泥水,還濺到我們幾個身上都有泥水。等我們幾個回過神來見劉同學渾身是泥的躺在水田里,那狼狽不堪的一臉泥水,逗得我們幾個小伙伴捧腹大笑!從那以后,我們不再叫劉同學的名字了,而是不約而同的叫他哈寶兒(那時的重慶話意思與二百五相近,只不過二百五是罵大人的用語)。大概,這也是我沒能記住劉同學名字的原因。 四、走渡水橋 小時候,要能走過我家鄉的石壩溝那座渡水橋,那真是需要足夠的勇氣與膽量! 在我們鎮子,有一股從挑花洞流出來的“龍水”(形容那水神奇,終年不斷流,且水冬暖夏涼),這股山泉水流經方圓上百公里,名曰桃花大堰。桃花大堰在離我們鎮中心約五百多米的地方,有一段連接兩山丘的渡水橋名叫石壩溝大橋,專供流渡挑花大堰龍水專用。撟面長約350米,溝渠寬約2。5米,橋面至撟底平面深約1。5米。整座橋全由石頭砌筑,橋面離地面最高的地方有約80米,最低的地方離地面也有3米左右。每年的夏天,這條溝渠從中午到晚上都熱鬧非凡,中午一般是熊孩子們去洗澡嬉水,晚上則是男女老少都有去光顧。 那時候,每年的夏天我們幾個小伙伴是一定要去桃花大堰嬉水泡澡的。我們一般都在中午的時候去,因為中午是大人們午休時刻,我們或在學校或在家里都是可以去桃花大堰瘋玩的。 其實我不大喜歡去桃花大堰洗澡,其一因為那水太涼了,真不敢下水盡情的嬉戲。其二因為要冒死走那渡水橋。水涼可以克服,而走渡水橋真的是玩命似的耍法。剛開始的時候,當伙伴們耀武揚威的光著屁股走在那渡水橋上,我連趴在橋面上往下看的勇氣都沒有。或許是恐高,又或者是心理因素,反正無論小伙伴們怎么誘使我走渡水橋,我就是堅決不上橋面行走。到后來,只要一去挑花大堰泡澡,伙伴們是肯定會去石壩溝大橋,從橋的上游滑水到下游,膽大的幾個會像瘋子一樣,在離地面最高的橋面上“雄赳赳,氣昂昂”的走過那段。而每次他們邊在上面走,就邊羞辱我們膽小不敢上橋面行走的幾個。這樣幾次三番之后,小伙伴阿東提議:以后不敢上橋面行走的就呆在渡橋的下游,不用從上游去滑水下來了。經過一翻爭執后,阿東仔提議通過。之后我跟小伙伴阿平就只能呆在渡橋下游,巴望著能從渡橋上滑水下來,并大膽的光著屁股在橋面行走的小伙伴們,一種莫名的失落油然而生。我咬緊牙關,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走過那段最高的橋面!等小伙伴們玩水夠了,準備回家時,我借口有事就沒跟他們回去。等小伙伴們走了,我一個人逆水走到渡橋上游,再順水滑下去,當身子滑過橋面離地最高的那段時,我用手抱住橋面的石板“剎車”,然后,慢慢的直起身子探身望向橋下的路面:哇塞,那么高!真有些頭暈目眩。我決定先克服恐高心理。先是探著身子往下望,一次,兩次……,最后終于可以大著膽子把身子伸直往下面望了。 這樣,每次我們去桃花大堰玩水時,我都會借故留下來自己訓練一翻。克服恐高后,我就開始把屁股坐在橋面上,家鄉的夏天,午時的太陽很辣,我先用手滔水澆在橋面上降溫,再把屁股往橋面上點一點往上蹭。坐在橋面往下望,習慣后,我就慢慢蹲在橋面;蹲在橋面習慣了,我就慢慢直起身子來站在橋面;站在橋面習慣了,我就小心翼翼的邁出勝利的第一步!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約半個月的自我訓練后,我終干可以麻著膽子走過石垻溝渡橋了。 一天中午,小伙伴們照樣約我一起去桃花大堰玩水。這次我不想呆在橋下游了,我嚷嚷著也要過橋上游滑水下來,阿東虎著臉不高興起來:你能走過渡橋面,再去上游滑水吧。我說:走就走唄,哼!我如愿以償的跟伙伴們到達渡橋上游,仰著身子,借著水的沖力,十分愜意的望著藍天白云向下游滑去。當身子經過橋面離地最高的段落,我熟練的用手抱住橋面的石板“剎車”,再自信的站到橋面上‘雄赳赳,氣昂昂’的光著屁股走過了離地最高的橋面。直看得小伙伴們目瞪口呆,面面相覷…… 五、搗馬蜂窩 在我們農村,搗馬蜂窩一般都是膽大包天的熊孩子們才敢去招惹的事情。因為馬蜂是群聚性動物,個大兇猛,且毒性較強。它們把蜂巢筑在大樹上,一般一棵樹上不會同時居住兩個蜂群,它們的領土意識非常強,只要有它們居住的大樹,其它任何動物都別想靠近。而我們的家鄉往往很多大樹都會有人上去做工:要么采摘果實,要么爬樹上砍樹枝做柴禾。 而我與馬蜂結仇是緣于摘李子果開始的,我們家鄉的李子成熟季節一般在農歷的五月中旬,那時也正是馬蜂最猖獗的季節。家鄉的李子樹很多,不同品種,不同水土結出的李子味道各不一樣。我比較偏愛在離我家約三百米遠的那顆大李樹,它生長在梯田式的山坡上,結的李子又大又甜肉又厚實,雖然樹長得有些高大,但因為有梯田式的土垅輔助,采摘李子果時就方便多了。 記得在我9歲那年,因為天早,家鄉的李子結果大打折扣,我最愛的那顆李樹也不例外,本來結的李子就比較少,可偏偏在樹枝較密結果最多的地方居然掛著比洗臉盆還大的一個馬蜂窩。這下好了,別說去樹上摘李子吃,就連打從樹底下經過都要輕手輕腳,要不然驚動了馬蜂,那就輕則蟄進醫院,重則可能小命不保。 望著一天天成熟的李子,別提我心里有多著急,可是大人們根本不理會我這種感受。大人們根本不去理會那顆李樹,別處的李子都采摘差不多了,就被馬蜂占居的那顆樹,在大人們的眼里好像視而不見。有一次我和老媽從那顆樹傍經過,我望著那熟透的李子不肯挪步,老媽見了罵道:又在發什么神經,還不快走?我說:媽,您看那樹上的李子都熟透了,不摘多可惜!老媽走過來,邊拉著我走邊罵道:你死腦筋呀,沒看到那么大個蜂窩嗎?我可警告你呀,千萬別去招惹那鬼東西。 有一天晚上,我和幾個小伙伴去河里洗澡回來,就把耿耿于懷的心事跟他們幾個說了,他們幾個不約而同的直搖頭,誰都不贊成去那顆樹摘李子。但我堅持說:晚上輕輕的上樹去摘幾個,讓我們解解饞,說不定晚上那馬蜂會眼瞎,看不到我們呢。小伙伴們一聽,覺得有點道理,于是,當晚就躡手躡腳跟在我屁股后面,準備一起去馬蜂窩居住的那顆樹搞偷襲。 趁著月光不,一會兒我們就集結到了那顆李樹下,我們貓著身子,輕言細語的商量著對策,最后決定由我去上樹,其他的呆在樹的附近,如果我爬上樹摘到李子還沒被馬蜂發現,就慢慢向李樹靠近,再上去個配合采摘,如果萬一我上去被蟄了,就大喊:快跑!并各自逃命。 其實,剛到樹底下時我也猶豫了會兒,但聽到樹上靜悄悄的,根本沒有一點蜂群的騷動。于是,我便壯著膽子橫下一條心,上!我借著月光輕輕的往樹上爬,爬一會兒就靜下來聽一聽,直到我的頭輕輕的碰到了久違的李子果,哇,我心里別提有多激動!順手就摘了幾個熟透的李子往衣兜里裝。小伙伴們見我安然無恙,便慢慢的向樹底下靠攏。不一會,我的衣兜褲兜都塞滿了李子。就在我輕輕往樹下滑動的時候,我的腳不小心滑了一下,滿兜的李子直往樹下掉。就這么一滑,樹枝抖動了一下,突然“嗡”的一聲,馬蜂們受到驚嚇,爆炸式的涌出蜂巢四處飛來竄去。我身體緊貼樹桿一動不動,心里慌得直打鼓。小伙伴們一聽到蜂群的動靜,立刻四散逃開。突然,跑在后面的小龍大叫了一聲:哎喲……我一直緊貼樹桿不敢動彈,連呼吸都不敢大聲。小龍邊喊叫邊逃跑,估計已被馬蜂蟄了。過了不知多久,馬蜂都漸漸回到了老巢,但我的身上已冒出了大汗,心里一千個后悔我這一愚蠢的決定!我嚇得大氣不敢出,再一次輕手輕腳摸下樹,已顧不得兜里的李子亂掉。當我的腳一著地,便連滾帶爬的往家里飛跑。還沒跑到家門口,就聽到老媽急促的呼喚聲。我邊往家跑邊氣喘吁吁的回應老媽。原來小伙伴們跑回家告訴了父母們,說我還在那顆樹上沒下來,怕是要被馬蜂蜇死了!老媽一把拉著我幾乎要哭了:蜇到哪里?我說沒蟄到。大人們居然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過來好幾個人把我的衣服褲子都快扒掉了似的,在我身上找來找去,最后得出結論:看來這小子命大,真沒被蜇到! 第二天,我才知道,為什么大人們那么怕馬蜂。因為昨晚被蜇到頭上的阿龍因為高燒已送到鎮醫院去住院了,聽說才只是被蜇了兩下。還有就是老媽為了告誡我,說鄰村的有位老太婆去砍柴禾時,碰到馬蜂窩被蟄死了。 其實,從這件事后,我已經徹底打消了去招惹馬蜂的念頭。可令人生氣的是這群死不要臉的馬蜂,不但占了我們的果樹,還把咱們好伙伴阿龍給蜇進了醫院。我們幾個小伙伴越想越窩火,但又想不出報復的良方。直到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有人用竹桿綁著干枯的柴草,點燃了可以燒掉蜂窩。這個主意立馬得到了小伙伴們的一致贊同。說干就干,我們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趁著父母們農忙,悄悄備齊了“報蜂仇”用的東西,再一次朝著那顆被馬蟀占居多日的李樹出發。我們貓到了樹的附近已近黃昏了。我學著電視里的樣子,把易燃的柴草綁在竹桿的另一頭,為了達到助燃的效果,我們還在柴草上澆了煤油。考慮到那竹桿有點重,由我與小胖一起舉那竹桿,阿龍點火。被澆了煤油的柴草一點即熊熊燃燒,不容得細想,火一點著就沒有退路。我與小胖一起舉著火把飛速伸向了馬蜂窩,馬蜂們還沒明白過來怎以回事就被燒得死的死傷的傷,紛紛往地上掉。哈哈,我們終于報仇雪恨了!然而,我們忽略了一個致命的細節,就是外出的馬蜂趕回來增援了。還沒等我們撤離,兇狠的馬蜂居然順著竹桿爬下來蜇到了我的臉,我的臉疼得像火燒一樣的疼入心肺!我們丟掉竹桿就拼命的跑,可不知怎么的,在逃跑時我的腳底也被馬蜂蜇到…… 不到幾分鐘,我和小胖的臉都腫起來了,我的腳底也疼得路都走不了。聞訊趕來的大人們趕緊背著我們往醫院跑……人生中第一次領教了馬蜂的毒刺,整整發燒了一天一夜,臉和腳不知過了多久才消腫了!告(戒)小朋友們,可千萬別去招惹馬蜂! >>>更多美文:情感美文

桃花落盡,芳華滿地,是誰驚擾了桃花,掠去了芳華? 清幽一曲,清茶半盞。窗前睡夢人,秀發幾縷,清香幾許。粉面桃花,笑顏如花。與君和,花開又幾支,良辰有幾許,君問妾答。良晨美景,羨煞鴛鴦,美煞桃花。君為妾梳妝,妾為君著衣。郎情妾意,只羨鴛鴦不羨仙。笛音幽幽,與君和,恩愛又有幾許……空歡喜,不愿長相思,空等睡夢人。千年的眷戀,時間的輪回。茫然的等待,隔空的凝視。癡情的人兒,空了少年頭,白了英雄夢。又怎如珍惜眼前緣,抱緊睡夢人呢?趁東風猶在,趁光陰青澀。相識是緣,相知是分。縱無良辰美景,美人在側。樸實無華,恬淡亦安然。縱無高樓大廈,珍饈百味,但有桃花源,也落得寧靜悠然,清閑自在。縱無好酒在側,羽扇在手,但仍可鶴發童顏,道風仙骨,笛音裊裊,靜候佳音. 憨情的漢子,瘋瘋癲癲,癡癡傻傻.或許清燈一盞,可心兒一個,便是溫暖。劍眉一蹙,長吼一聲,便是俠骨;濁淚一行,珍珠兩顆,便是柔情;濁酒半杯,風塵一碗,便是豪情;清酒一行,黃土半坯,便是宿命。自古紅塵歲月催人老,那堪無花空折枝?紅塵緣,未了情. 是是非非的愛戀,恩恩怨怨的糾纏,生生死死的牽絆。或許,才有了“醉臥嵩山不愿醒,一惹紅顏幾時休.木魚青燈聲聲催,大師為何遲遲歸”這樣的自嘲和冷諷。英雄氣短,紅顏易老.一入紅塵,寧靜又能增加幾許,柔情能又增添幾縷? 將軍夢,紅顏淚。喜怒哀樂盡在笑談中,故事成歌,相思成河,又有誰能分清悟清賞清呢?俠骨柔情,紅顏薄命,人面桃花,也許轉眼便是永恒,瞬間便是天涯。于是便有了:一怒紅顏惹君憐,積了惆悵,斷了琴弦,撫平了記憶;二怒紅顏惹君牽,積了情感,斷了嗚咽,風干了思緒;三怒紅顏惹君怨,斷了回憶,積了往昔,看淡了風景;四怒紅顏惹君盼,磨平了回憶,增添了憂郁,淚眼已迷離;五怒紅顏惹君狂,積了癡傻,掛了瘋癲,黃昏已憔悴;六怒紅顏惹君緣,積了豪情,斷了念想,狂笑不逍遙:七怒紅顏惹君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人去樓空,我已不是我. 穿上千年的戰甲,跨越萬年的輪回.長吼一曲,大嘆一聲。天下英雄出我輩,一路江湖歲月催,王途霸業笑談中,不勝人生一場醉.豪情萬丈, 驚天地 ,泣鬼神。俠骨柔情,道風仙骨,瀟灑自在,一世逍遙。但又有能真正做到“虎嘯九天震天威,人笑百年樂逍遙”呢? 于是,不得不采下一縷朝陽,寫下一段傳奇,畫下一幅不知名佛像.守著佛香,端著虔誠,燃下希望。不過,不為別的,只為那千年的眷戀,不枉做自己的男兒。但也許木魚聲聲,便不再東西. 蝴蝶為花醉,只為花兒美;花兒隨風飛,只為花兒醉;花舞花落淚,只為花兒悴;花哭花瓣飛,只為花兒隨。佛說,五百次的回眸,才有了今生的擦肩而過,才有了今天的糾纏,才有了蝶戀花的動容。驚鴻一瞥的相遇, 蝶戀花的戲謔.生生死死,世世不休。人生處處皆相遇,也許轉瞬即逝,也許瞬間便筑永恒。“有緣千里來相逢,無緣對面不相識”。郎情妾意,美煞鴛鴦,羨煞桃花。如若妾與君無緣,縱若醉生夢死,肝腸寸斷,也框有暗自啜泣之憂傷罷了;如若與君有緣,縱使千山萬水,海角天涯,也仿佛在咫尺之間。 試問天下蒼生,緣為何,何為緣?情為何,何為情?難道只是一種釋然,一種逃避,一種借口,一種妥協嗎?當我們用盡力氣與命運抗衡,與命運搏擊,卻依然不能擺脫命運擺布的時候;當我們一次次擦肩而過的時候;當我們朝朝暮暮,日日夜夜,尋尋覓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時候;我們也許會問我們自己,這是什么?這又是為什么?難道這就是緣分嗎?但這緣,卻為何來的這樣縹緲虛無,這樣的令人難以琢磨。難道那又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朋友也好,喜歡的人也罷,如果無緣,縱若千萬般的乞求,也只會象水蒸氣一樣,揮發而去,自此了無痕跡。有些人,注定只是過客,有緣相識,卻無緣成為知心的朋友或永久的愛人;有些人,注定是你克星,無論你怎樣躲閃,他都如影隨形,讓你欲罷不能。一段孽緣成河,便注定了悲與憂。從此你是長工,他是債主,無論海角天崖,化身猶存。前世今生,已駐你心。繁華凋落,萬物蕭瑟,花開花落幾世清秋,情殤緣定,情劫莫推。花開花落自風去, 緣起緣滅天注定。篤信緣,隨緣,因緣釋緣,孽緣了無涯。天空候鳥飛過,階下落英繽紛,所有的倦戀與疼痛,都只是在說明人世間的緣。而你我呢,又何必那么執著,那么認真?那么耿耿于心呢?手掌攤開,風過,了無痕。緣分,就象一溜風,它想怎樣讓人琢磨,它想發出怎樣的轟鳴,我們都無從把握。那么,既然如此,那到不如順其自然,落得個瀟瀟灑灑,一世逍遙。 人生是場戲,在每個開幕閉幕,總有想不到的相遇,料不到的相逢。桃紅時節,柳綠時分。一笑成歌,一語成眠,淺笑嫣然,如癡如霞。百年的回眸,千年的等待,亦不過如此。輕輕諾下“你不來,我不去。你不走,我不老”的誓言。相遇,終成一笑;相逢,終成一歌。那午夜琉璃般的心事,糾結般的落寞,枕邊猶存的青絲。抑或用同樣的心境,在那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讀著這樣溫情脈脈的文字,也許語凝咽,調不成聲。也許就是這樣的午夜,這樣的寂寥,這樣的文字,才能聽到寂寞在歌唱,心事在飄零。恍似浮萍,又若雨絲。無心,空停留;無愛,空歡喜。一風一漣漪,一心一情懷。淺淺心事,淺淺漾。淡淡思緒,淡淡眸。 輕輕諾下:幸福萬年長的奢侈,做幸福的是守護者。長相守是沒有張揚的幸福,就像這場相遇,沒有抑揚頓挫,亦沒有誰對誰錯,恰似一灣清泉,蜿蜒著歲月的長河,輕輕地,靜靜地流淌著,徜徉著。不起波瀾,但稍有漣漪,就像那一節又一節的文字,一闕又一闕的詩行,記載著我們的點滴,描繪著我們的枝葉。若清蓮,似動兔。一如來去,一片安然。遙望,踏歌而至,暗香襲來,在路深處;淺眸,動人心懷,一縷發香,在綠林深處。故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淺淺深深,深深淺淺。演繹著真實與平和。有些人,轉身為念,已是天涯。有些事,只是一個轉折,卻已是海角。所謂的天涯海角,誰人知?誰人曉?有些情,只是一個凝眸,卻已是天長;有些愛,只是一個牽絆,卻已是地久。何謂天長地久呢?也許“許我天長,你還我地久”。亦只有你知,而無我求。可嘆紅塵中那些癡情的人兒,執子之手,相愛白頭還。風中離歌?又是誰將心事綰結成片?絲絲縷縷,嬈嬈妖妖,但最終卻逃不了那紅塵一劫,那一世紅塵。 紅塵中,我們擦肩而過,到底,誰是誰的風景?而我卻只知道“當我們距離不再是距離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相遇,結成水,凝成冰,亦或,化作塵埃”,但愿你是我最美的風景,我是你等候已久的歸人.嗨,但卻又何必如此呢?美好的心愿總抵不過現實的人生。漫漫的寒夜終會過去,美好的人生就在眼前。“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那倒不如懷揣一份輕松,心承一份坦然。該珍惜的就珍惜,該放手的就放手,不做長相思,空候睡夢人。如果將一切都看淡了,那么人世間就沒有什么可以讓我們紛紛擾擾的事了。當然,萬事隨緣并不是看破紅塵后的無所謂,更不是在無所追求中的游戲人生,而是在培養一種博大的淡薄情懷,擁有了一份可貴的平靜,即使我們人生不能純美如月,那也不妨給自己一個開闊的精神家園。緣來、緣去、緣如水!覆水難收,更何況緣分呢?生命在手的日子里,不必苛求轟轟烈烈,瀟瀟灑灑,但求恬靜如詩,恬淡如歌。 有時真想, 斟一杯清茶,品一盞茶香。茶葉在滾燙的水中旋舞,卻仍可以是那么清澈透亮,那么的悠然灑脫,那么的瀟灑自在。淡淡的茶香掠過詩情,繚過畫意,朦朧氤濕著一顆疲倦的心,一個疲憊的我。輕啄一口清茶,寸握一壺月光,細聽一時光的清幽,掠過眉稍,劃過心田。傾抖一下微風的嘆息,一朵花開的瀲滟,在月下吟詠,聆一闋詩行,舞一曲如茶人生,樂一篇繾綣文字。窗外,春花秋月,紅塵阡陌;窗內,是思緒的放飛,情懷的雅致,幸福的溫馨。此時,不需太多,只需帶幾分悠閑,幾許愜意,在杯盞里,在清茶中,漫過詩樣,劃過芳華,漫過四季如歌,劃過恬淡儒雅。一杯清茶,一段心語,一顆詩心,玲瓏剔透。攙扶一生,溫暖左右。云淡風輕,捧茗讀文,讓一曲清音相伴,一生好運相隨。音樂響起,娓娓而歌。動人的音律,就像那一盞醇香的酒,在心湖上劃出一波又一波的紋路。心,浮沉在水之湄,云之巔,悠遠綿長,不慌不忙。任你有多少煩惱,都在這一刻悉數融化,蕩盡塵埃。尋常的日日夜夜,如能有這樣雅致的心境,這樣柔軟的情懷,一盞香,一曲音,于詩章字句里等待,徘徊,沉醉,酣眠 。品茗,賞文,聽音,了悟,鋪墊出歲月的呢喃與思念,以一筆凝華,盡在笑談間 。 詩情畫意,纏纏綿綿。人人羨慕,人人向往。但若我們擁有了一份可貴的平靜,一個淡薄的情懷,一個開闊的精神家園。 那縱使人生不能純美如月,那又有何妨?而我呢,也只不過是一個過客而已, 只是偶撥琴弦,蕩起了心漪。

在云的映襯下,康縣的云臺古城越發顯得清逸、幽靜、莊重和神秘。一年四季,蒼翠的峰巒在云的掩映下,給人以神秘、縹緲的感覺。在云的纏繞中,吸引你去體驗和觀賞。在云的簇擁里,你不能不敬仰不重視。白云悠悠屋檐過,清風徐徐入窗來。唱吟了一夜的雨融入了河流,歇息于花瓣,晶瑩在葉片,依偎著巖石。此時,你一個人走在云臺古城的街上,就能感受到云臺古城的“古”和云臺古城的“變”。 云臺的古城不見了。舊縣志中的云臺古城風貌蕩然無存。河谷的清風里沒了駝鈴的響聲,沒了騾馬的草腥味和茶葉、鹽巴、絲布的混合氣息。也聽不見白馬氐人歌唱白馬古城的山歌。但白馬關三個大字赫然題于云臺古城的東城門上。知情的人知道這是修繕過的所謂古城墻。了解歷史的人都會肯定,云臺是一座古城,而且是白馬氐人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琉璃磚瓦、石鑿大塤、龜背礎基、散關箭頭向你證明著云臺的古。古道石徑、騾馬客棧、商戶家譜、武將門匾向你訴說著云臺的古。 康縣始建于漢元鼎六年,為平洛道,道治在今平洛中學附近。應為氐民族自治縣。持續到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置平洛縣。之后,隨著縣域的擴大,政治、軍事、經濟發展的需要,縣治遷到了云臺。到了唐景福元年,階州府因吐蕃占領了武都大部分地分,無奈之中,階州府遷到了蘭皋鎮達四十年之久。七防關(今大山岔)犬牙交錯,讓金兵心驚膽戰,命喪于此。清雍正七年,置白馬關州判。清乾隆元年,階州直隸州判改為階州直隸州白馬關分州。1929年,始置康縣,縣治設云臺。云臺八景,瑰麗宏奇,被文士贊美吟誦。氐羌民族從遠古至唐宋在這里繁衍生息,在康縣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留下了悲壯的傳說。 宋朝龍驤大將裴方明在蘭皋和氐人的一場血戰,讓氐人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氐人或逃或匿,或改為漢族,突然在康縣境內消失。只留下了一些可資證明氐人祖籍的廟、家譜、傳說和民歌。“白馬城里走親戚,七個舅舅十個姨。禮當背了一背篼,沒人給我給吃的……”民歌中康縣白馬城應該是一座古城。是不是現在的云臺古城?不敢妄下結論。 1986年夏秋之交,時任康縣水電局副局長的董天玉先生帶我對康縣的水土流失現狀進行了一次徒步考察。那次考察,使我學到了不少知識,也搜集到了許多關于康縣的歷史、地理、民俗和故事資料。 清晨,我們從縣城出發,在三官溝的小路上走走停停,到達三官溝和云臺的分界嶺時,已是中午時間。又渴又餓又累。我們坐在山嶺路旁的一棵大核桃樹下,一邊休息,一邊喝著山泉水,吃著自帶的饃饃。曠野里傳來了山歌聲:“哎,老貓的皮襖熱死人,老熊的蛙鞋(一說應為襪鞋)硌死人。男人打來阿家罵,不如早死早超生……”當初聽了覺得是生活不如意,心里有怨氣,僅此而已。后來,在整理這些山歌的時候,我發現這首山歌的歷史很久遠,魏書就記載氐人穿的是麻布衣服,部落的區分是以衣服顏色辨別的。穿著老虎(氐人把老虎叫老貓)皮做的上衣,穿著熊皮做的蛙鞋,說明這首山歌應該在北魏之前就有了。 三天后,我們在關山腳下的農戶家住宿。熱情的主人殺了一只下蛋的母雞,烙了蔥花油餅,用漆樹籽油煎了一盆面疙瘩,煨了一罐黃酒。吃著喝著說著,老阿婆高興了,唱起了山歌:“哎,油餅子饃饃吃著哩,油茶罐子挆著哩,有氈的熱炕睡著哩,漢漢的眼睛瞪著哩……”這里有幾個關鍵詞:茶、氈、熱炕、漢漢。云臺的先民有喝茶的習俗。喝茶分泡茶和煮茶。煮茶中又分清茶和油茶。當然還有名傳天下的面茶。而“漢漢”起初我也不懂。后來才知道是指漢人。那么唱山歌的人是那個民族的?為什么這個民族吃油餅、喝油茶、睡著鋪有羊毛氈的熱炕漢人就會瞪眼睛?看一下《中國隴南的五國歷史》等書籍就會明白。 唐壩,是云臺的一個村莊。人民公社剛成立時,要求辦食堂,為解決案板太小的問題,把大戶人家的門匾取了下來。那塊門匾長六尺寬四尺,厚二寸,材質為紅梨木。上書“鎮江撫臺”。后來食堂解散,門匾下落不明。但“鎮江撫臺”四個字足以說明唐壩這戶人家當時的社會地位。再后來,云臺的楊老前輩被“破四舊”的形勢嚇得連夜把家中的字畫和書籍燒在了村外的山坡上,但他家中那塊乾隆所賜的“尚射其英”門匾足以讓今人膺服。 歷史,被人們所記錄的部分微乎其微。史實,記錄中的歷史亦真假難辨。云臺的散關、古城、鐘樓、茶馬古道在竭力證明云臺滄桑的同時,也希冀云臺有一個新的變化。 歷史在創新中發展,也在創新中滅亡。傳承就是在發展和滅亡的當口生長的神樹。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工作之余,我無數次到云臺,想體驗云臺八景的神話,想探尋散關的悲壯,想從吳家斜坡了解吳鵬翱的史學蹤跡,想找到階州在此設府的遺址,但葳蕤的林木掩蓋了一切,自然的風雨蝕滅了一切,殘缺的史書遺漏了許多。往事難以尋覓,變化卻歷歷在目。茅草房、石板房、木壘房不見了,爛泥路、羊腸小道不見了,殘墻污物不見了。一面面反映云臺歷史文化的文化墻,介紹云臺變化的風貌畫,教育民眾的鄉約民規四處可見。水泥路通村通戶,改善了出行的條件。現代的民居樓在青山綠水間恍如仙境。一處處文化廣場,鄉村舞臺為農村生活的變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云臺鎮的領導都很年輕,很有朝氣,很有魄力,心中藍圖也剛剛開始實施。我們期待散關雄姿、民俗廣場、云臺古鎮有更大更快的發展,讓這座充滿民俗文化和紅色文化的古鎮,在隴南的文化旅游發展中大放異彩。 >>>更多美文:現代散文

BE145WQER188WC15DD


北屯床墊回收拆裝服務
南屯環保床墊回收方式 》床墊回收的三大誤解,你踩雷了嗎?南屯廢家具清運 》舊家具處理的環保妙招,讓資源不被浪費!梧棲舊家具清運 》一次搞定!家具與床墊回收的便捷方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68vtq7b 的頭像
    d68vtq7b

    鍾明任的優惠好物

    d68vtq7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